数字游民社区的未来在哪里?
6月20日至22日,由多所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组成的数字游民联合课题组走进丽水,围绕数字游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并与丽水团市委就数字游民社区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期间,课题组一行先后实地走访莲都区古堰画乡、遂昌县湖山乡、景宁县伏叶村等多个数字游民社区,深入了解社区空间布局、场景搭建、内容策划、团队入驻等情况,重点探究社区建设的创意来源、实施路径及运营实效。课题组成员还与入住青年数字游民代表、基地运营主理人面对面交流,围绕社区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青年群体的真实需求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讨数字游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
在调研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姚建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马中红、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玉凡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游民社区的特色在哪里、未来走向何方”等议题分享见解,认为丽水结合生态资源优势与青年需求,在探索数字游民社区发展上展现了鲜明特色,为青年群体打开了融入乡村、拥抱数字生活的新通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剩余62%共青团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从“为什么要建”“如何去做”两个维度,系统介绍了丽水数字游民社区的建设逻辑、创新路径及赛事化运营模式。共青团丽水市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柏彬从丽水优势出发,介绍了丽水数字游民社区发展的四大支撑条件:一是生态环境优势。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山水相依、气质独特,为数字游民营造了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理想生活场景;二是区位交通优势。依托长三角城市群,丽水交通网络便捷通达,机场、高铁、高速一应俱全,为“候鸟式”工作生活提供保障;三是法治文明优势。城市整体安全稳定、治理规范,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数字游民提供安心自由的栖息土壤;四是发展支撑优势。作为青年发展型城市,丽水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数字游民”变身“数字留民”提供了良好基础。
在展望“数字游民社区的未来”时,柏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推动数字游民与乡村发展、文旅融合、产业落地之间形成有效联动。只有进一步打通数字游民与地方资源的连接通道,增强互动黏性和情感归属,才能真正实现从“短期流动”到“深度扎根”的转变,推动数字游民社区迈向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座谈中,双方还围绕“共青团如何更好凝聚数字游民群体”“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瓶颈与制度屏障”“高校力量如何参与赋能社区建设”等话题展开了交流。课题组成员在交流中分享了不少启发,也对丽水在推动数字游民社区建设中的探索方式和实践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表示,希望未来能与丽水保持更多互动,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人才支持、项目共建等方面的优势,一起为打造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数字游民发展生态贡献青春力量。
发布于:北京市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