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神童的传奇故事,甘罗十二岁便被拜为上卿,曹冲七岁便能称象,他们的聪慧才智不仅令同代人惊叹,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然而,正如古人所言,“慧极必伤”,这些神童虽然天赋异禀,但他们的命运却往往并不如人意,结局也多有悲情色彩。特别是在动荡的乱世中,有一位神童,他的命运之悲凉,甚至为后世留下了一句极为沉痛的话,至今仍为许多人所铭记。
南北朝时期,刘裕建立了刘宋政权,是一位雄主,他的子嗣中,刘义隆继位后未能继承父亲的雄图霸业,最终被自己的儿子刘劭所杀。刘裕的另一位儿子刘骏接到消息后,立刻起兵回师,为父报仇。他杀死了刘劭,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宋孝武帝。
刘骏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皇帝,在他征战四方时,他曾在建康城外修建了一座亭子,日后回到此地,他满怀豪情地为这座亭子命名为“中兴亭”,以表他振兴国家、恢复父业的志向。作为皇帝,刘骏关心民生疾苦,经常亲自到公堂上旁听案件审理。更有意思的是,他去公堂旁听的次数多而无规律,几乎是随机抽查,这让地方官员每每审案时都心惊胆战,生怕皇帝会在某个角落里出现,审查他们的工作。
展开剩余77%虽然刘骏关心民生,且表面上十分信任下属,但他对待下属的态度却常常阴晴不定。公元457年,他改年号为“大明”,并要求各地方官上表陈奏,雍州刺史王玄谟上书请求援助。原来,雍州的侨郡县豪族们通过宗族关系,进行土地隐瞒、偷税漏税,成了地方一大祸害,王玄谟要处理这些豪强。然而,这些豪族为了自保,竟然污蔑王玄谟想要造反,并纷纷向刘骏上告。王玄谟立刻写信向刘骏解释,但刘骏仅以一句“你都七十多岁了,还造什么反?”草草回应,却对他的忠诚表示信任。这种态度在一些情况下表现出他对下属的信任,但对于某些人,却并非如此。
刘骏的侍郎宗灵秀,是一个名为曼妙的名字下的胖子。每当他上朝时,总是艰难地起身,刘骏则很享受看到这一幕。每次他从地上站起来时,刘骏都要赐他一些东西,而宗灵秀不得不再一次艰难起身谢恩。刘骏甚至让人画了宗灵秀父亲的画像,挂在宗灵秀家中,每当他经过大厅时,不得不屈膝拜见。这种羞辱性的奖励,反而令刘骏觉得愉悦。他对下属的这种轻视与调侃,甚至出现在正式的公文上,这让刘宋的大臣们深感不安。
刘骏的儿子刘子业,在父亲征讨刘劭时,年仅五岁,便屡次遭遇暗杀,差点命丧敌手。这段经历使刘子业的内心变得异常阴暗,他逐渐变得暴戾、偏激。有一次,刘子业写了一篇信给刘骏,刘骏看到信后大为不满,责备刘子业字迹潦草,气愤地称他“没长进”。尽管刘骏有意栽培子业,但他更偏爱自己的第八子刘子鸾,这让刘子业感到极度的不满。
刘子鸾才五岁,就被封为襄阳王,享有两千户的食邑,受到刘骏的宠爱。刘子业对此感到无比忌惮,因为他回忆起自己五岁时的艰苦日子——在敌人手中当人质,生活贫困,惶惶不可终日。与之相比,刘子鸾的待遇让他心生不平。刘子业对这个弟弟的威胁感到莫名的愤怒,尤其是刘子鸾的聪明才智,让刘骏越来越重视他。
然而,刘子业最终无法忍受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下降。尽管刘骏没有改立太子,但刘子业在父亲病重去世后,毫不犹豫地顺理成章地继位,成为了皇帝。然而,刘子业很快发现,这个新帝王的权力远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稳固。因为在他身边的顾命大臣们,尤其是戴法兴,实际上掌握了实际的权力。戴法兴阻止了刘子业的一些命令,甚至民间将他称为“真天子”,让刘子业气愤至极。最终,刘子业下令杀死戴法兴及其家人,从此他的权力得到加强,彻底无所顾忌。
在刘子业即位后不久,刘子鸾成为了他心中的眼中钉。不到半年,刘子鸾便被废除所有官职和爵位,降为庶人。一个寒冷的夜晚,两个宦官将毒酒放在刘子鸾面前,逼迫他饮下。尽管年仅九岁的刘子鸾满脸恐惧,但他最终还是喝下了毒酒,并发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愿身不复生王家。”
刘子业的暴虐行为并未因此停止,他开始对自己的亲戚展开疯狂报复,甚至将叔叔们关入竹笼,用称重的方式羞辱他们,并强迫他们像牲口一样行为。这种行为的恶劣程度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而在刘子业的身边,老臣们渐渐不堪忍受他的暴行。最终,刘子业因其极端行为而成为了众矢之的,最终在一次集体策划下被杀死,结束了他疯狂变态的一生。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正是那个乱世中畸形政权的代表,而刘子业的暴行则证明了权力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如何将一个人推向了极端。乱世中的家族争斗和恶行,最终让许多曾经的英雄神童,沦为历史的悲剧人物。
发布于:天津市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