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开炮震山河,大彪摔帽显豪情,云飞打鸟展绝技,乃超奔逃闹笑话,有胜阅兵成名梗,宝庆溜冰也出圈”——《亮剑》里这些名场面,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让人热血沸腾!今儿小编就说一说“王有胜阅兵”这段,不少人觉得他被抢战利品还挨打,就是个怂包,可真相真是这样吗?深挖之后才发现,这小伙子冤枉得很!
侦察连里没孬种,王有胜是实打实的硬汉子
先看看王有胜的“职业背景”。他所在的侦察连,那可不是普通部队!这是李云龙亲手打造的“王牌尖刀”,专门挑全团武术高强、投弹精准、脑子灵光的尖子兵。连长段鹏更是个狠角色,武艺精湛、胆大包天,连李云龙都对他高看一眼。能在这样的精英部队里站稳脚跟,王有胜能是软柿子?
回忆一下战斗场景:追击敌人时,王有胜面对持枪的敌军,眼神坚定、开枪果断,干净利落地解决对手;发现仓库后,他第一个冲进去侦察,这份胆识,普通士兵根本比不了!段鹏临走前特意点名让他守仓库,这不光是信任,更是对他能力的认可——全连那么多人,为啥偏偏挑中王有胜?说明他就是连队里的佼佼者!
展开剩余73%碰上“不讲理”的友军,小兵能有啥办法?
王有胜确实有点“嘚瑟”,穿着新鞋子在仓库门口晃悠,可他也是奉命看守,生怕战利品被人抢走。要知道,那时候部队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抢战利品这种事屡见不鲜。丁伟的部队就是出了名的“两头冒尖”——打起仗来猛如虎,抢起东西也不含糊。
五师的人一来,根本不听解释,上来就抢。王有胜拉开枪栓警告,这其实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极限手段了!毕竟对方是友军,总不能真开枪吧?可对方压根不把他的警告当回事,上去就是一巴掌。王有胜委屈得直哭,这哪是因为怂?分明是满心的憋屈——守着自家战利品,却被自己人欺负,换谁能咽下这口气?
李云龙那句“挨打不还手的别在我二师混”听着解气,可真落到现实里,根本不切实际。王有胜赤手空拳,怎么和人家几十号人对抗?动枪更是大忌——都是解放军,总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吧?这就好比鸡蛋碰石头,换作观众站在他的位置,恐怕也只能干着急。
小人物的无奈,照见大时代的缩影
其实王有胜的遭遇,不只是个人的委屈,更折射出特殊年代的无奈。就像李云龙,当年面对“抓AB团”的政治风波,眼睁睁看着老战友被冤杀,最后也只能逼着王副军长带头冲锋,再放他离开——连李云龙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都在规则和现实面前碰了壁,更何况一个普通小兵?
《亮剑》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不回避这些残酷的真相:战场上有热血豪情,也有无奈妥协;英雄们有高光时刻,也会陷入无力感。王有胜的眼泪,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年代小人物的艰辛与坚韧——他或许没有李云龙的霸气,但那份坚守职责的执着,同样值得敬佩。下次再看到“王有胜阅兵”的片段,可别再笑话他“怂”了,这背后的辛酸,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发布于:山西省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