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这三味中药堪称“通脉先锋”,让血脉重新畅通
行医数十载,遇到过大量被血管堵塞困扰的患者。有人因胸闷胸痛夜间无法平卧;有人因肢体麻木、步履蹒跚而行动不便;更有人因此面临心肌梗死、脑梗塞的巨大风险,生活充满担忧。
血管堵塞,在中医看来并非只是一条管道生了锈,它常常是身体内部气血运行失调的结果。只要将气血调理顺畅,清除掉堵塞物,血脉自然有望恢复通畅。
介绍几味在应对血管堵塞问题时常用的“通脉先锋”,它们帮助了许多患者改善了症状。
第一先锋:川芎——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血管堵塞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瘀血”,即血液运行不畅,凝滞成块。患者常表现为身体固定位置的刺痛,面色晦暗,舌有瘀斑。
川芎的作用,在于它强大的活血行气之力。它能够推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中的瘀滞,对于因气滞血瘀引起的血管堵塞问题尤为关键。
第二先锋:山楂——化瘀降浊,消积健胃
现代人饮食不节,常导致血脂过高,这在中医学中多归属于“痰浊”范畴。这些痰浊与瘀血互结,是加剧血管堵塞的重要因素。患者多见形体肥胖,腹部胀满,血脂指标偏高。
山楂不仅能消食化积,更善于化瘀血、降脂浊。它能够清理血液中的垃圾,减少形成堵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先锋:水蛭——破血逐瘀,搜剔通络
当血管堵塞较为严重,形成顽固的“老痰死血”时,就需要力量更为专一的药物。
水蛭药性峻猛,善于入血分,能够搜刮、破除深伏于脉络之中的瘀血结块。对于病程较长、症状顽固的血管堵塞,在精准辨证下使用水蛭,常能起到攻坚作用。
曾有一位55岁的刘先生前来求诊,他因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堵塞超过70%。症见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气短乏力,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涩。这正属于中医“气虚血瘀,心脉痹阻”的典型证候。
我为他确立的治法是: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如下:
黄芪、川芎、丹参、山楂、水蛭、桃仁、红花、地龙、当归、赤芍、甘草。
服药两周后,刘先生自觉胸闷发作频率减轻,气力有所恢复。连续调治三个月后,他欣喜地反馈,心绞痛已基本未再发作,肢体活动也轻便了许多。后续复查显示,其血管堵塞情况得到改善,血流恢复良好。他至今仍坚持调理,以巩固效果,防止复发。
此方是在以川芎、山楂、水蛭为核心的基础上,结合刘先生“气虚血瘀”的病机,进行配伍加减而成,旨在标本兼治。
君药——益气活血之基:
黄芪:本方重用黄芪为君药。刘先生有“气短乏力”的明显气虚之象,气为血之帅,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黄芪性温,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则血行,从根本动力上解决血瘀问题,同时现代研究也证实其有强心、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臣药——通脉攻坚之主:
川芎、山楂、水蛭,此三味为先前所述的“通脉先锋”,在此方中共为臣药,协同发力。
川芎 辛散温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行气活血,是治疗血瘀气滞疼痛的要药,针对“胸闷痛”有良效。
山楂不仅能活血化瘀,更擅长消化痰浊积滞,现代药理证实其有明确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旨在清除“血管垃圾”。
水蛭药力峻猛,善于破逐久病入络之瘀血,搜剔脉络中的顽固栓滞,直指“堵塞超过70%”的核心矛盾。
佐药——协同增效之助: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这是一组经典的活血化瘀药对,作为佐药,辅助臣药增强化瘀通络的效力。其中丹参尤擅养心安神、祛除心脉瘀阻,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美誉。
地龙,虫类药,性善走窜,能通经活络,与水蛭相配,增强搜风通络、解痉止痛之效,有助于缓解血管痉挛。
当归,补血活血。在大量活血药中加入当归,可使化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留瘀,与黄芪相配,亦有气血双补之妙。
使药——调和诸药之引:
甘草,调和诸药药性,同时能补中益气,辅助黄芪补益脾胃,顾护中州。
全方配伍精要: 此方以黄芪补气为动力之源,以 川芎、水蛭等活血破瘀为攻坚之力,以山楂化痰降浊清淤塞之物,再辅以众多活血药增强效果,共同构成了一个集“补气、活血、破瘀、通络、降浊”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故能切中“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之病机,取得满意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